“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对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该模式在教学组织形式的灵活性与开放性、对教学过程管理与效果评价的便利性、调动教师与学生双方的积极性与能动性、提高学生对思政课教学满意度等方面都表现出了显著优势。
为有效解决思政课普遍存在教学吸引力不足,学生学习主动性欠缺问题,鼓励创新学习模式,切实提升我校思政课教育教学质量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效,推动校风学风建设,努力形成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思政格局。经研究,校党委宣传部、学生处(学工部)和马克思主义学院利用暑假期间,联合举办针对2014级、2015级(即16年春季和17年春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翻转课堂”学生优秀思政微作品评选活动。
一、作品制作要求
1.学生认真阅读教材,以及BB 平台提供或推荐的有关资料(包括视频,文献等),结合概念图,记忆、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2.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每一个章节为一个单元,教师布置每个单元的学习主题(主题一般为2—3个),以小组为单位(小组人数为8—10人),讨论主题、确定主题、搜集资料、整理资料。
3.以PPT、动漫、视频、小品等形式展示学生对单元学习主题的理解。小组作品应能够结合实例、实物,力求准确生动阐述小组成员的认识,以便于完整、系统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原理,并将之自觉运用到实践中。
二、评选步骤
1.初评:作品由马克思主义学院讲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师提供其所讲授班级的所有优秀作品,约240个。(约占所有作品的2%,两学期所有作品约1.2万个。)
2.复评:由马克思主义学院主管领导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全体教师及学生代表进行。(约占初评作品的50%)
3.终评:学校组织相关专家,从初选学生作品中,评选出特等奖2名,一等奖10名(奖金500),二等奖30名(奖金300),三等奖60名(奖金100),并在校园网和学校相关自媒体平台展示获奖作品。
三、评选标准
作品形式要求:小品、动漫、视频、PPT等。作品内容要求:
1.体现“正能量”,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2.有创意生动新颖。
3.显示主要知识点。
4.体现小组式学习的团队精神。5.体现问题式学习(与当前社会热点联系紧密)。
上述5点内容要求,参赛作品中至少体现出两条以上。其中第一条为必要条件。
校党委宣传部
学生工作部
马克思主义学院
2017年7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