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蒙文版旧版主站盛乐校区
综合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公告新闻 > 综合新闻 > 正文
【特写】与民间大师对话:在创新教学中重拾文化记忆
发布时间:2018-03-30     点击量:

本网讯(文/图 高媛 陈宇飞)3月30日下午,内蒙古师范大学赛罕校区的同学们迎来了“传统手工艺”和“非遗”进课堂的第二次综合实践课,来自乌兰察布市的岳佩英老师带领同学们一起动手制作了内蒙古草原“六大名花”之首的芍药花。

课堂上,同学们接受了内蒙古电视台和内蒙古电台现场采访,大家纷纷对学校创新又富有内涵的课堂形式畅所欲言,发表了各不相同的感受看法。来自音乐学院的顾雨虹同学说:“这样的课堂,寓教于乐,大家互相协作、动手操作,平日里看似简单的作品,没想到会经过十几道工序才能完成。通过与民间手工艺老师面对面学、手把手教,让我们青年一代加深了对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手工艺的再认识,作为一名大三的学生,我很荣幸在快要毕业前有机会学习这样的“民间”技艺。”

在记者问到开设此课程最重要的意义时,来自国际现代设计学院的田博文同学答道:“这不仅培养了大学生自主创新的能力,同时增加了大学生对手工艺的了解,更重要的是能够使传统技艺得以更有效的传承发展,由此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促进地区文化发展”。在学习活动如火如荼开展的同时,学校党委委员、教务处处长王来喜教授亲临课堂,与老师同学们进行深入的交谈,他在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学校会围绕教学质量提升工程,对课堂教学进行不断优化和丰富,因为学校有责任更有必要去培养年轻一代重拾文化、重拾历史。

课堂教学现场,两位媒体记者也积极参与到了手工制作中,亲自体验传统手工技艺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