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大社科联讯 11月7日,在我校赛罕校区信息楼报告厅,举办了庆祝第十三届“国际哲学节”专题学术讲座。本次学术讲座由内蒙古自治区社科联主办,我校社科联与法政学院共同承办。北京师范大学廖申白应邀作客内蒙古自治区社科联“北疆论坛”,以“德性何以必须实现”为题做了报告。自治区社科联副巡视员乌兰、自治区社科联科普部部长朱浪、巴彦淖尔市社科联主席张建斌等出席,我校副校长赵东海主持会议。
乌兰在致辞中介绍了“国际哲学节”的来历以及内蒙古社科联历届举办的庆祝活动的情况和本次活动的主题——“哲学与人的全面发展”。
廖申白通过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与《尼各马可伦理学》两种文本的对读层层剥笋式地探究了一个深邃的哲学命题——德行何以必须实现,深入浅出地阐述了人的德性作为一种“获得性品性”,与人其实现活动之间的内在逻辑关联问题。他首先从能(力)与是(存在)的关系入手,就对能——能是——实现的是,以及“是”在这三种维度上的不同意义做出了详细的解读,进而潜移默化地说明了德性作为一种“获得性品性”的最为坚实的内在根基。
赵东海在总结中谈到,本次讲座极具专业性、深刻性和启发性,具有很强的德性养成及其教化意义。人的发展不应该是外在发展,而更应该是内在发展。
内蒙古社科界庆祝第十三届“国际哲学节”系列活动由内蒙古社科院、内蒙古社科联、内蒙古哲学学会主办,我校社科联是主要承办单位之一。这次讲座是今年该系列活动的第一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