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九万副校长(左)与贺占平局长为暑期社会实践项目学校揭牌
本网伊金霍洛讯(文/图 边辑)7月14日下午,内蒙古师范大学首个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项目学校在伊金霍洛旗纳林希里小学挂牌。内蒙古师范大学副校长刘九万与伊旗教育局局长贺占平为“项目学校”揭牌。我校团委副书记贾世琦、基础教育学院党总支书记白羽、民族艺术学院党总支书记杨俊海等参加揭牌仪式。
据介绍,自2014年以来,在内蒙古师范大学党委、行政的大力支持和学校团委的具体指导下,每年暑期,内蒙古师范大学民族艺术学院和基础教育学院都组织优秀大学生志愿者,在纳林希里小学免费为周边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学生组织开展12至17类系列课程活动,为学生打造了一个快乐而充实的假期。三年来,先后有100多名大学生志愿者前来参加暑期志愿活动,惠及学校及镇周边1000多名学生,直接为广大农牧民节省教育支出近100万元。
为进一步提升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的内涵和水平,充分依托内蒙古师范大学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切实解决家长关切、学校关注的问题,校团委创新性地将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以“项目化”的模式予以设计和管理。
校团委副书记贾世琦接受新闻中心采访时说:农村的孩子一直以来都是一群教育弱势群体,即使在社会发达的今天,还有很多的农村学校儿童需要得到关怀。这些孩子们应该是我们,特别是未来教育者们应该多多关注的对象。 三下乡不仅仅是一次文化、科技、卫生的下乡,更是一次爱的下乡。今后,内蒙古师范大学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项目学校将聚焦民生关切、围绕重点核心,按照合作共建的模式,扎实做好暑期项目学校各项工作。校团委将根据实践项目学校实际,从服务内容设计到管理运作模式等方面提出设计方案,纳林希里小学将从内容需求到硬件服务保障等方面提出具体方案。同时,双方还将根据暑期实践内容,开展常态化的教育教学、师资培养、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的跟踪服务。
贺占平局长对此项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他说,内蒙古师范大学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在纳林希里小学开展,不仅有助于学校深化教学改革,构建开放性、多元化教学模式,探索实践育人新机制;更有助于拓宽孩子们的学习空间,丰富学习内容,挖掘学生个性潜能,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他希望纳林希里小学进一步总结近年来的活动经验,密切与内师大合作,做好相关协调保障工作,搭建一个长期合作的青少年暑期社会实践项目,为内师大广大学生提供一个锻炼成长、展现自我、服务社会的实践平台,引领广大青年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有理想、有追求、有担当、有作为、有品质、有修养的年轻一代。
作为首批进驻纳林希里小学的志愿服务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民族艺术学院党总支书记杨俊海希望青年大学生珍惜大好机会,带着新思想、新观念,摆正自己、调整心态,切实从城市深入基层一线,到农村去、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用自己的知识和汗水,为农村地区儿童传送知识,特别是在艺术启蒙、人格塑造、科学精神培养等方面积极发挥师大人的才华和魅力。
今年,共有来自民族艺术学院和基础教育学院的42名学生参与纳林希里小学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开设课程14门,涉及学生260人次。

刘九万副校长向纳林希里小学赠送白羽同志的书法作品

民族艺术学院党总支书记杨俊海在揭牌仪式上发言

基础教育学院党总支书记白羽现场为纳林希里小学创作书法作品

刘九万副校长一行观摩纳林希里小学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现场观摩

刘九万副校长慰问我校大学生志愿者并亲切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