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蒙文版旧版主站盛乐校区
综合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公告新闻 > 综合新闻 > 正文
【特别报道】用艺术铭记那份青春的记忆
发布时间:2017-06-28     点击量:

本网讯(文/图 边辑 杨英浩)6月26日晚,一场主题为“青春的记忆”——音乐学院首届大专班毕业30年演出在我校音乐厅浓情上演。此次演出也是我校庆祝自治区成立70周年暨校庆65周年系列活动之一。

据介绍,恢复高考后,适龄的学生都有考入大学的机会,但由于“特殊年代”大学近十年没有招生,许多有志之士失去了读大学的机会,当恢复高考制度后,这些人已经超龄,有的已经参加工作,有的已经有了家庭。国家为了解决这些人的后顾之忧,并进一步提高这部分人的专业技能,设立了“成人高考”。当时的内蒙古师范大学音乐系也在1985年9月招收了首届大专班。经过严格的专业初试、复试和文化课考试,在全区范围内录取了32名学生。这个班的学生年龄差别很大,最大的39岁,最小的只有19岁。但是学习干劲和热情没有区别,他们都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较高的专业技能。

该班副班长王森副教授告诉新闻中心:这届大专班的人员组成并不复杂,都是来自自治区和各盟市的文艺团体及艺术学校和师范学校音乐专业的演员及教师,多数同学都是从事多年专业声乐演唱,器乐演奏的资深的演员。还有从事多年艺术教育并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的声乐、器乐教师。有些同学当时的专业技能已达到很高的水平,为了解决音乐系师资不足,他们一边在系里读书一边为音乐系代课,受到音乐系所有师生的首肯和好评。

1987年,32名同学以优异的成绩顺利毕业。毕业30年来,这批学生带着感恩、带着对母校的深深情怀,重返曾经给予他们力量的音乐殿堂,用30年的深厚积淀向母校师生分享感恩与收获。

此次返校的同学共有15名,他们中有国家一级演员苏都、于红,有国家一级演奏员、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蒙古四胡音乐代表性传承人巴彦宝力格,有国家一级演员、知名的国际马头琴演奏大师李波,等等。30年来,他们在各级、各界舞台上为内蒙古师范大学赢得了荣誉。

此次活动策划人、音乐学院副院长潮鲁电话接受新闻中心采访时说,作为87届本科班毕业的一名同学,这届大专班的同学在上学期间乃至毕业后,给母校师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希望内蒙古师范大学在人才培养特别是音乐人才培养方面,秉承优良传统,同时也应更加开放、更加多元,面向社会、面向老百姓,积极服务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文化艺术的多元化需求,竭尽全力为我区乃至全国文化艺术大发展大繁荣做出积极的贡献。”潮鲁副院长表示,今后学院还将根据实际,聚焦校友资源,积极为校友回家修建更加便捷的“高速公路”,争取通过校友“活态”资源价值转换反哺母校,激励在校师生。

当晚,内蒙古师范大学新媒体创新创意中心通过微信对演出进行了现场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