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蒙文版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动态 → 正文
阅读新闻

网络信息中心2009年数字迎新工作侧记

[日期:2009-09-16]

9月1日上午8:00,报到的新生已经在体育馆外排起长队,场馆内负责数字迎新工作人员全部就位,为迎接第一批新生做好了准备。

2009级一名新生排在队首,她掩饰不住步入大学校园的激动,高兴的说,通过和学院里迎新工作人员交谈,已经了解到我校“数字迎新”的基本流程,觉得新鲜又兴奋,所以早早来到了报到现场等候办理入学手续。

报到工作正式开始后,这位同学在位于入口处的通知书验证处进行了验证,通过扫描枪扫描通知书上的条码,她的个人信息,包括姓名、专业、班级、宿舍地址、交费情况等多项信息以及本人照片都显示在数字迎新系统界面上,其中个人信息与通知书上的完全相同,顺利通过入学通知书验证。随后,来到财务收费处,系统显示她以经通过银行卡全额划款交齐了费用,于是直接到学籍注册处进行了学籍注册。在接下来的短短几分钟,她快速完成了验收户口迁移证、体检费及保险费缴纳等流程,每个步骤完成后,都会通过扫描她通知书上的条码记录在迎新系统内。在场馆出口,网络信息中心设立的自助查询处,该同学再次通过迎新系统,确认自己已经完成了全部的流程,并被告知,她所有信息都已经进入了我校的信息门户系统,今后她使用默认的用户名和密码即可开始报到完成之后的另一虚拟数字校园之旅。至此,2009级第一个新生通过数字迎新系统完成了全部注册程序,整个过程仅用十几分钟。

在整个的迎新过程中,网络信息中心的技术人员和各业务部门管理员、各院系迎新工作负责人甚至学校领导随时都能通过迎新系统后台,对实时数据进行多种方式的统计,随时关注现场的报到情况,当发现学费缓交的新生正在增多时,及时向现场负责人建议增加“绿色通道”服务人员,避免拥堵。

对此,学校网络信息中心副主任斯琴图说:“数字迎新”的最大好处是可以实现迎新数据的实时共享和数据统计。

这个用时不长、流程清晰的注册方式得益于服务升级的“数字迎新系统”。该系统是数字化校园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自从2008年首次推出“数字迎新系统”用于新生注册报到以来,网络信息中心始终致力于数字校园的系统升级和服务优化。

网络信息中心利用暑期对“数字迎新系统”进行了升级,以便提供更安全、稳定的系统服务;除此以外,通过网络信息中心、开发公司和教务部门三方面的紧密配合,经过升级、测试、数据清洗、数据导入等一系列工作后,界面优化、步骤简洁以及统计功能的分层设计,使得升级后的迎新系统效率大大提高。在迎新注册现场,各系各部门实时查询、反馈的功能更加强大。注册流程中,任何部门均可成为其中一环,共享其中的数据或是为其它部门提供数据,为进一步的融合和简化迎新过程提供了空间。

此外,网络信息中心还负责整个“数字迎新”现场的网络环境布置。从设备到人员,都提供了大力支持。对现场使用电脑终端都经过了前期的测试,对有问题的进行了维修,对于其它使用迎新系统的工作人员也都进行了专门培训。现场一位今年继续参加“数字迎新”的工作人员说:“这个系统给我们的工作带来了很大的便利,速度快,省去了我们不少的麻烦,今年的系统比去年更好用了。”

网络信息中心主任武俊明说,在今年数字迎新系统的基础上,网络信息中心将会继续建设、推出“内蒙古师范大学数字迎新网”,提供更多更全面的迎新信息。新生报到前,就可以通过这一网站了解注册报到的各种信息,既可以让新生不出家门就能查到个人的在校的身份信息,包括宿舍号、班级、专业等,也可以让学校相关部门预先了解学生到校情况,如到达的地点、时间、是否自备车、有哪些人随行、到达的车次或班次等,各院系部门也可以通过这一平台提前将信息发布出去。

武俊明主任还表示,网络信息中心将为大家提供互联网接入、电子邮件服务、交换机借用、以及技术支持等服务,“丰富的网络资源为我们的学习生活提供了无限精彩,享受网络带来的便捷和高效的同时,希望新同学文明用网,正确使用网络资源,把握光阴、珍惜时间,让数字校园真正成为辅助学习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