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蒙文版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动态 → 正文
阅读新闻

内师大数字迎新

[日期:2008-09-13]

年年迎新年年忙,但是今年师大迎新别有看头:数字化、人性化、智能化成为迎新现场的三大特色。

“数字迎新”是今年师大迎新工作最大的亮点。师大在全区高校中率先启用数字迎新系统迎接2008级新生。数字迎新系统是结合师大两校区管理模式推出的一套基于网络的新生入学管理系统,系统以现有校园网络为依托,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数字校园平台,两校区同步进行,实现了新生从报到、缴费、住宿、餐饮、注册等各环节的数字化和网络化管理,缩短了新生报到集中受理和排队时间,也使学校各单位可通过网络及时、全面、准确查询新生报到信息和进度。

数字化:一站式服务让新生初体验数字生活

9月9日上午,师大两个校区的体育馆新生联合现场。长条桌一字排开,桌上的电脑取代了传统的报表,各个部门的工作人员只要使用扫描枪扫描新生的录取通知书上唯一标示的条形码信息或敲击键盘就能输入新生的各种数据。同学们几乎用不着排队,很快就能办完各种入学手续。

今年师大是第一次使用数字化迎新系统,在数字化校园的基础上,做到了各部门的数字关联和数字共享。即,以迎新工作为枢纽,把学校相关各部处的工作通过数据的整合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系统根据各个部门的职责分配给相应的权限,并且最大限度地共享资源。同时迎新系统与高考网上招生系统相连接,直接把招生系统中新生档案资料的所有原始数据完整地引入进来,把学校的学生管理系统与网上招生系统联系起来,形成了一个完整地数据流,保证了数据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数字化报到只是新生在师大“数字生活”的开端。在未来的一两年内,师大将建成一个包括新生入校、学生在校学习和生活、学生离校、毕业全过程的集成学生管理信息系统,明年,师大将实现“数字离校”。

人性化:变新生围着报到转为系统为着新生转

“在迎新的各个工作流程上,乃至一些细节问题上,师大今年的安排都更加周到细致,从多个方面体现了学校以学生为本的服务理念。

学校将新生接到各学院迎新点,工作人员指导新生办理入学手续,学生和家长不需要拿着行李奔走。

一进体育馆新生联合现场,你就会看到“绿色通道咨询服务台”九个大字,就是这几个字温暖了众多经济贫困的师大学子的心,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走上工作岗位报效祖国。像往常一样,学校专门为贫困生设置的“绿色通道”。

在迎新的很多细节上,学校还努力做到:从同学成为师大人的第一天开始,就从点点滴滴传授他们做人的学问。如,在体育馆新生联合现场,督促同学们自觉排队办理入学手续;为锻炼学生自立的能力,学校设立了自助服务查询台,五台电脑一字排开,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建议新生自助独立完成报到手续。

智能化:实时查询和统计出新生的报到率。

通过数字迎新系统,根据各部门的职责和相应的权限,使部门间能够最大限度地共享信息资源,随时查看新生的基本信息,实时办理报到的相关手续。校方还能方便地随时查询和统计出新生的报到率、交费情况。

个人查询功能则提供报到后的个人信息查询等服务功能,同时为学校管理者和学生提供服务,并将在系统中形成的新生数据导出到学校的学籍管理系统和学生工作管理系统中,为学籍管理、教务管理和学生管理提供了完整的基础数据。过去学校想要一个数据要费很多人力去统计,这个数据还不一定准确,现在完全实现了智能化,为职能部门的科学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数字迎新”的优点是规范、简便,但是,前期的准备工作非常复杂,特别是数字迎新所需数据必须全部提前输入完成。为了迎接新生的报到,假期,学校已经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校办、网络中心、教务处、财务处和后勤集团已经做了许多数据的准备工作,学校还组织了考察观摩团到清华大学现场学习观摩数字迎新工作。学校多次反复召开协调会,设计讨论流程和模型,制定了详细的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反复测试系统和培训操作人员,努力做到万无一失。数字迎新系统的推广和应用将极大地提高学校信息化管理和服务水平,为加快实现数字化校园的目标迈出坚实一步。(记者内蒙古新闻网 闫鹏宇 通讯员 徐新民)

»»»»点击进入内蒙古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