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校园建设问答一: 什么是数字化校园?
“数字化校园”是以数字化信息和网络为基础,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上建立起来的对教学、科研、管理、技术服务、生活服务等校园信息的收集、处理、整合、存储、传输和应用,以构成统一的用户管理、统一的资源管理和统一的权限控制,使数字资源得到充分优化利用的一种虚拟教育环境。通过实现从环境(包括设备,教室等)、资源(如图书、讲义、课件等)到应用(包括教、学、管理、服务、办公等)的全部数字化,在传统校园基础上构建一个数字空间,以拓展现实校园的时间和空间维度,提升传统校园的运行效率,扩展传统校园的业务功能,最终实现教育过程的全面信息化,从而达到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的目的。
数字化校园涵盖校园生活的诸多方面,应进行统一规划、承前启后、分步实施。数字化校园从总体规划建设上分为三层结构:服务接入、校内管理层、基础设施层。满足以Internet、移动计算机、移动电话以及校内师生员工在任意时间(Any Time),任意地点(Any Where),任意方式(Any Type)的访问及应用(AAA应用)。
服务层:包括门户接入、目录服务、WWW服务,其中WWW服务涵盖校内管理的诸系统应用。
校内管理层:主要由校内信息服务(包括办公系统、人事、财务、教务、学生、科研、物资仪器设备管理系统、校园地理信息系统等)、数字图书馆、数字档案馆、数字博物馆、远程教育、校园一卡通、身份认证系统、知识管理系统等构成。
基础设施层:包括网络基础平台、优化配置的数据库群、E-mail、DNS、FTP等网络基础服务设施。
数字校园建设问答二: 我校为什么要进行数字校园建设?
数字化校园建设对高校来说是一项基础性、长期性的工作,是学校建设和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数字化建设水平是学校整体办学水平、学校形象和地位的重要标志(《杨一江校长在学校数字校园建设暨核心部门数据建设推进大会上的讲话》)
信息技术成为高校发展、办学模式转变、管理效率和办学水平提高的重要推动力。特别是学校改革发展的必然要求和趋势要求我校必须尽快启动数字校园建设。信息化建设将加强信息技术与我校传统学科的融合;提高我校管理水平和效率,管理信息系统将为领导决策提供支持;信息化建设完成后,将丰富我校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校园信息化将加强资源共享,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我校实施数字校园的条件基本成熟:学校校园网的硬件设施、人员条件、技术水平、理论准备、观念认识等方面基础条件已经具备。
数字校园项目的启动标志着我校信息化建设由网络的基础设施建设转向了数据的建设和应用阶段。
数字校园建设问答三:数字化校园的由来和我数字化校园目标是何时提出的?
美国克莱蒙特大学的教授凯尼斯.格林(Kenneth Green)早在1990年发起并主持的一项大型科研项目“信息化校园计划”(The Campus Computing Project)中就提出了数字化校园的概念,是数字化校园概念最早的提出者。
在1998年1月31日,美国前副总统戈尔(AL GORE)在美国加利福尼亚科学中心发表了题为“数字地球:二十一世纪认识地球的方式(The Digital Earth: Understanding our planet in the 21st Century)”的演讲中,也提出了“数字地球”的概念,这一概念后在全世界被普遍接受,从而先后出现“数字城市”、“数字校园”等各种概念。
我校2001年5月11日召开第一次“内蒙古师范大学信息工作会议”,陈中永书记做了题为《解放思想 更新观念 努力学习 为我校的数字化建设做出贡献》的重要讲话。 2001年6 月学校发布《关于加强我校数字化建设的初步意见》。2006年针对数字校园建设,杨 一江校长和亚新副校长分别带队到国内著名大学进行考察。2006年6月9日学校教代会、工代会通过了《内蒙古师范大学信息化建设“十一五”发展规划》,核心内容就是提出和启动我校2006年—2010年数字化校园建设的详细计划。
实施数字化校园工程的核心目标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建立多层次、创新型、开放式的师范大学,提高办学的质量和效益。要以新的人才观、教学观和管理理论为指导,超越传统的高等教育模式,培养适应信息社会要求的创新型人才。具体来说:
在教学方面,要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实现高质量教学资源、信息资源和智力资源的共享与传播,并同时促进高水平的师生互动,促进主动式、协作式、研究型的学习,从而形成开放、高效的教学模式,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以及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科研方面,要利用互联网促进科研资源和设备的共享,加快科研信息传播,促进国际性学术交流,开展网上合作研究,并且利用网络促进最新科研成果向教学领域的转化,以及科研成果的产业化和市场化,从而大大提高科研的创新水平和辐射力。
在管理方面,要利用信息技术实现职能信息管理的自动化,实现上下级部门之间更迅速便捷的沟通,实现不同职能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与协调,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形成充满活力的新型管理机制。
在公共服务体系方面,要建立覆盖学校教学、科研、管理、生活等各个区域的宽